殷商孝文化研究作 者:周厚强作者机构:[1]湖北省孝感市政协,湖北孝感432000出 版 物:《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年 卷 期:2019年 第2期页 码:17-29页摘 要:殷商孝文化在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具有创造性的孝文化元素和符号,"孝"字的出现,孝义的界说,孝祭的规程,孝器的使用等等,这些构成孝文化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具体内容,皆发端于殷商。殷商孝文化所具有的独创性、独特性、源流性和影响力,决定了其在中国古...
传统忠孝伦理的多维审思及其现代转向作 者:王润稼作者机构:[1]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144出 版 物:《学习与实践》年 卷 期:2019年 第3期页 码:121-129页摘 要:在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社会,孝与忠作为道德体系的双轨,并非孤立自存、不相关涉的两种德目,而是有着内在的统合与深刻的联动。然而,社会情境的变迁与社会结构的转型,使得忠孝伦理的现代运用需要就不同场域进行特定分析。以家庭生活为核...
新时代传统孝文化与体育道德教育融合发展研究作 者:吕雪作者机构: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出 版 物:《运动》年 卷 期:2019年 第4期摘 要: 孝文化源于中国几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基精华,传统文化是当今新思想的渊源和起点。新时代体育道德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表现:从职业化向社会化的转变、体育道德教育以及升华,从而加速体育道德品质的提升。孝文化植根于古代农耕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存在。体育道...
孝德文化与乡村秩序变迁中的集体行动困境研究 作 者:胡立刚王海江作者机构:[1]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浙江上虞312300出 版 物:《黑河学刊》年 卷 期:2019年 第2期页 码:36-38页摘 要:在当前,观念价值的多元化、利益诉求利己化、村民个体原子化是形成乡村集体行动困境的主要原因。孝德文化包含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内涵要求,能够以个人道德的内驱性解决参与动力问题、伦理共同体的整合力解决集体认同问...
论古今视阈转换下孝观念的敬顺之变——以《论语》“子游问孝”章的诠释史为例作 者:张子峻作者机构:[1]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湖南长沙410082出 版 物:《理论月刊》年 卷 期:2019年 第2期页 码:53-59页摘 要:中国古代孝观念在历史中,有一由'敬'变异为'顺'的权威化过程,同时,'孝'思想的这一变异也逐渐渗入儒家知识系统领域,表现为思想史演变投射于学说史中。考稽文献,《论语》'子游问孝'章的诠释历史最能透露这...
试论宋代民间孝行规范作 者:纪昌兰作者机构:[1]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信阳464000出 版 物:《中州学刊》年 卷 期:2019年 第2期页 码:119-125页摘 要:宋代民间孝道相关记载所见事例表明,家庭内部对于子女孝行期待与规范总体包括态度上的恭敬和行为上的爱护。对于孝与不孝之界定,最根本的是子女面对年老体迈的父母长辈,其行为和态度处理是否得当。法律与道德是规范孝行的两个方面,因法律规范孝行遇到血脉亲情...
伦理与政治:《荀子》孝道思想的内在张力及儒学意义作 者:冯俊 张奇伟作者机构:[1]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临汾041000;[2]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100875出 版 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 卷 期:2019年 第1期页 码:129-134页摘 要:《荀子》的孝道思想整体上体现了以国制家,政治优于伦理的儒学立场,但其中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在《荀子》不同篇章中存在细微差别:《宥坐篇》之前,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与传统孝文化价值精神的融合作 者:杨红梅张想明作者机构:湖北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孝感432000出 版 物:《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年 卷 期:2018年 第1期页 码:22-26页摘 要: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内容体系蕴涵传统孝文化"以孝齐家"、"由孝至忠"、"孝亲及人"的价值内核。在共同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新加坡通过对传统孝文化合理价值精神的诠释、创新以及与时代发展需求...
新时代高校孝文化传承的意义与实现路径作 者:赵敏作者机构:[1]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235000出 版 物:《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 卷 期:2019年 第1期页 码:62-65页摘 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赋予高等学校新的历史使命,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及社会责任教育尤其重要。在高等学校中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是完...
《论语》传入西域对《福乐智慧》中孝观念的影响研究作 者:周英惠作者机构:[1]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2]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文献研究中心出 版 物:《山西档案》年 卷 期:2019年 第1期页 码:165-169页摘 要:自古以来,"孝"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众多仁人志士的推崇和颂扬。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与文本分析法,对汉代时已传入西域的《论语》和成书于宋朝时的《福乐智慧》中孝观念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在传承和创新“孝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皖北农村为例作 者:李晓丽 陈长伟作者机构:[1]中共亳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安徽亳州236800;[2]亳州学院美术系,安徽亳州236800出 版 物:《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 卷 期:2019年 第1期页 码:1-4页摘 要:'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国应对步入老龄社会、化解老龄问题的重要伦理思想基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
彝族孝文化文献《赛特阿育》的文本源研究作 者:罗曲 高翔作者机构:[1]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2]四川文史馆;[3]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出 版 物:《民族学刊》 年 卷 期:2019年 第1期页 码:88-94页摘 要:在贵州彝区的毕摩文献里,有一部反映孝文化的文本《赛特阿育》,与流传于汉区的董永行孝相关文献有密切关系。从情节内容看,《赛特阿育》是对董永行孝相关文本的彝文翻译改写,将其与董永变文、宝卷...
孝道理念与民法典编纂作 者:朱晓峰作者机构:[1]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1出 版 物:《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年 卷 期:2019年 第1期页 码:82-91页摘 要:孝道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当代法律实践中,尽管制定法未明确规定孝道概念,但孝道依然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裁判者的视野,实质性地影响着司法实践。民法典编纂应当体现科学性、体系性和民族性。这就要求民法典编纂应当...
孝感孝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作 者:吴成国 胡浩群作者机构:[1]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62出 版 物:《湖北工程学院学报》年 卷 期:2019年 第1期页 码:20-25页摘 要: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周代形成以来,一直以其思想影响力作用于中国社会,它对孝感的巨大影响更是显而易见,成为孝感文化最大的亮点,曾经推动了孝感孝文化之乡的形成,今后也必将继续为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提供丰厚滋养,彰显其巨...
孝友传家远——张谷英村古代家训探解之一作 者:肖自力 胡海林 陈钢作者机构:[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出 版 物:《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 卷 期:2019年 第1期页 码:34-42页摘 要:作为传统美德重要载体的古代家训,是以家族、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古代家训共21条,即孝父母、友兄弟、端闺化、择婚姻、睦族姓、正蒙养、存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