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日报】丁秋玲 李兵园:新时代孝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
2021-03-28 16:23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7日  来源:孝感日报




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孝文化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对安陆市的几个村落进行了调查,聚焦孝文化创新对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价值。调查发现,孝文化不仅仅是作为文化具象而得以保存,从社会学、生态学、治理学的角度而言,其对乡村本身及乡村建设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孝文化是调节乡村家庭关系的重要规范

新时代孝文化是对传统孝道思想中具有时代价值的精神与理念进行阐发,对具体孝行为规范进行科学辨析、选择承继、创新发扬的产物,具有代际平等性和义务双向性特征。孝作为家庭伦理的重要规范,决定着家庭成员的责任、义务,进而影响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和谐。调研组对安陆市几个乡村集中深入的调查情况,可以很好地论证这一点。根据调查结果,有 58.11%的子女会给父母购买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远远高出父母自行购买的比例 35.91%;有多达 65.51%的父母把子女提供的赡养费作为收入来源,高出用“自己劳动所得”和“国家政府的补贴”作为主要收入的比例 63.62%和 44.09%;有 71.65%的受访老人选择了“子女经常满足自己的意愿或要求”。从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乡村年轻人不仅内化认同养亲敬亲观念,并在实践中积极外化为行动。在我们的问卷访问和深度访谈中,老人群体普遍表示出了对与子女关系较高的满意度。


二、孝文化是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资源

就实质而言,孝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伦理道德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孝文化能够培育村民的孝爱、忠诚、协作精神,强化个体秩序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提升乡村社会善治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调查中发现,凡是乡村治理比较好的地方,通常村干部都会有意识地传承、创造性地利用孝文化。安陆市陈店乡的金龙村、王陈村、上周村等十几个乡村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合理运用传统孝文化理念,主张将对自然万物的爱护作为孝的内容,引导村民爱护乡村自然环境、保护乡村生态,绿色家园创建取得较显著的效果。安陆市广泛开展村级“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评选的“道德星”、“和谐星”、“新风星”、“爱国星”农户,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大力表彰和宣扬,从而很好地教化村民树立孝爱奉献的精神,树立对父母、对乡村、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担当,从而规范了乡村社会的伦理秩序。从这种意义上讲,新时代孝文化是推进当今中国乡村社会善治的基础。


三、孝文化是促进乡村干群关系融合度的有力抓手

我们通过对村“两委”与村民的关系调研,结果显示,重视弘扬孝文化的村庄,84.1%的村民认为村“两委”干部“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群众一致认可”,对其工作持高度的肯定。为什么看重孝文化、宣扬和推行孝文化的乡村,村“两委”和群众的关系就呈现出优良的状态呢?村“两委”向上承接着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实施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下连接着村民百姓和各个家庭,当他们以孝文化为纽带,带领村民弘扬和践行孝文化,围绕基本规范执行、为村民服务解难题、密切干群关系,呈现出“干部围着村民转、村民跟着干部干”的良好局面。


四、孝文化是提升美丽乡村人文美的关键着力点

美丽乡村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目标,它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文化传承等问题。调研组发现,目前多数乡村建设的重点均停留在村庄的硬件设施建设上,在环境美、生产美、生活美方面投入了大量物力和人力,而对于人文美第 2 页 共 2 页的文化建设上,还处在探索阶段。孝文化在凝聚人心、德育教化、维护家庭稳定及乡风文明方面的效果显著且简便易行,可以成为提高乡村居民人文素养、塑造美丽心灵的关键着力点。当问及“您认为本村要想建成孝美乡村,未来应满足哪些具体的要求?”选择“孝顺老人成为一种风气”的人数比例是 58.27%,选择“居民言行文明,品德美”的村民占比 64%,从这里可以看出,孝文化在孝美心灵培育、孝美行为习惯养成、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建设、乡村养老构建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型孝文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加强乡村社会稳定,推动城乡文明一体化稳步发展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作者:丁秋玲 李兵园 作者机构:湖北工程学院政法学院)


关闭窗口

湖北工程学院 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西路272号 邮政编码:432000 电话:0712-2345537 技术支持:湖北大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