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2日 来源:郴州日报
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新时代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北湖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依法有序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基本情况
北湖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北湖区“十三五”民政及养老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为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有民办养老机构9家,公办养老机构6家,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实现社区全覆盖(新成立社区除外)。创新运营模式,鼓励社会养老机构运营公办养老机构。财政对新建和改(扩)建养老机构的床位补贴、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民办养老机构接受特困或失独老人的补贴等4类补贴大幅度提高。同时,加大了养老机构责任保险投保力度,全区包括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在内的养老机构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帮助降低了养老机构运营风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不够完善。民办养老机构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存在早期投入大、见效慢、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致使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运营成本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养老产业投资热情和制约了我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一是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服务功能不全面、内容单一。二是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的配备不是很完善。三是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建设基本空白,智慧养老服务尚未实现突破。
乡镇敬老院建设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照料护理床位配套不足。二是管理工作机制不顺。三是“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问题突出。
养老机构筹建运营存在较大隐患。主要隐患有:一是不良商人借筹建或营运模式,非法集资、融资;二是租用场地权责不清;三是养老机构入住老人都是老弱病残、失能半失能的弱势群体,患病、重症医疗风险大,原发性和诱发性责任难以划分,入住老人和管理服务方纠纷不断。
三、建议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养老服务工作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开展,把养老服务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强化责任落实。
全面落实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落实措施和实施细则,确保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使用、行政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措施落实到位。建议财政部门及时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经费、敬老院日常管理运行经费及工作人员工资等明确要求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的事项及时足额纳入配套拨付,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内容和平台建设。一是明确由村(居)委会主任作为专职负责人,确保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正常运行;二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的基础上,由本级财政增加对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设施建设的投入,引进和建设普遍适合老年人活动的文体娱乐器材,并建立起有保护措施的老年人活动场所;三是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在满足生活照料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方面需求同时拓展为更高层次的文化、娱乐、健身与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四是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把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作为智慧养老重要内容。
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管理。一是加大照料护理区建设力度。进一步争取省民政厅支持项目,充分发挥好乡镇敬老院托底保障作用。二是理顺乡镇敬老院管理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要主动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增强责任主体意识。三是扎实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对28项养老机构重大风险隐患指标不合格且短期内无法整改到位的乡镇敬老院坚决予以关停并转,提高乡镇敬老院整体服务质量与水平,同时在满足本地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情况下,探索向低收入、失能失智老人养老服务及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四是抓好敬老院标准化管理。以2019年全省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和全市敬老院标准化管理创建示范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敬老院基础设施。
采取得力措施,化解或规避养老风险。一是在硬件建设中安全施工,严格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建筑与装修。二是在完善制度中避免纠纷。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老年人防范非法集资能力。建立周密、高效、实用的养老服务领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置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活动。对查实开展非法集资活动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及时纳入金融失信名单,会同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
(作者:王章成 单位:北湖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