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2日 来源:江西日报
孝亲敬老,需要尽心、用心,从生活上、精神上,耐心倾听老人内心的需求。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10月是全国“敬老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入开展2020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的通知》指出,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统一组织活动和群众自发开展活动结合起来,重点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突出解决老年人实际问题。
关爱老人,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为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自2010年起,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每年在重阳节当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敬老月”活动,广泛组织动员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家庭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11年来,百万职工敬老活动、青春助老服务行动、孝亲敬老家庭评选……一系列尊老、助老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孝亲敬老氛围。
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大多数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老年人群体精神生活方面依然存在不少的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亲情缺失、精神空虚,缺少关注与关爱,文化娱乐活动短缺等。因此,以“敬老月”为契机,提醒人们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关爱很有必要。
前不久,一位老奶奶在摄像头前与孙女互动的视频走红网络。原来,因为挂念奶奶在老家的生活,孙女在家门口安装了摄像头,时常关注着老人的进出举动。老人为了让远方的亲人放心,就经常在摄像头前举起一束小花、展示几件新衣、拿着新鲜蔬菜,等等,以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这一则寻常人家的寻常小事,之所以能感动网友,既在于奶奶对家人的体谅,也源自孙女的孝心。孝亲敬老,就需要这样尽心、用心,从生活上、精神上,耐心倾听老人内心的需求,帮助解决他们生活里的难题。
古人云,“夫孝,德之本也”。孝亲敬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就要多些精神关爱。子女要让老人在浓浓亲情中体会到生活幸福;社区要健全养老服务中心的职能,经常组织老人开展一些养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讲座,组织志愿者开展陪护、陪聊等;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发展多样化的老年人精神文化产品,满足老年人需求。只有全社会都能用心敬老,孝亲敬老的好传统才能发扬光大,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