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8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上虞立足本地丰厚的孝德文化资源,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成绩较为突出。为此,专家团队梳理总结了上虞新时代孝德文化传承的“五个经验”。
一、以孝德文化建设提高青少年德育水平。当今社会,青少年孝亲意识尚浓,孝德态度及价值趋向也是积极的。然而,一些青少年敬养行为在弱化,思考问题以自己为重心,较少主动了解关心他人和父母。对此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凌友诗在上虞调研时指出:“孝德教育素材莫过于人物的学习,而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孝行,而是要教孩子孝心。”
20余年来,上虞利用本地孝德文化资源探索青少年德育建设,通过挖掘虞舜、曹娥、包娥等文化素材,培养孩子的“孝心”,坚持推广孝德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制作主题影片,以青少年乐于接受的形式陶冶情操。据上虞区司法主管部门介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校园欺凌发生率持续下降,孝德文化建设已然成为上虞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之举,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二、以孝德文化建设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做好养老、敬老工作,满足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亟须孝德文化的价值引领与道德模范作用。上虞倡导孝德文化回归家庭,让老年人在家庭里得到更多的照料和温暖,通过创新日间照料中心机制、十余年坚持举办“敬老月”活动、以“新乡贤”的力量组织社区和农村老年艺术团等形式,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工作压力。
上虞持续倡导和规范子女的养老行为,不仅给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供给,也能更好地对老人进行精神奉养,并在全社会形成普遍的孝道意识,能够起到督促个人、社会、机构实践尊老、孝老、养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老龄事业发展水平。
三、以孝德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上虞积极探索孝德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新路子,鼓励更多的企业打“孝德牌”,开发孝德文创产品,扩大孝德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
上虞孝德文化与经济融合形成了三个值得肯定的成果:孝文化产业方面,包括孝文化出版业、孝文化会展业、孝文化影视业、孝文化旅游业等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养老敬老产业方面,包括老年食品业、老年服装业、老年文化娱乐业、养老院、保健院等发展迅速,与老龄事业相得益彰;孝德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包括孝德文化+小镇、孝德文化+金融,也取得丰硕成果。例如,上虞农村合作银行出资1000万元设立上虞孝德基金,每年提取利息30万元用于开展各种孝德活动,采取提供孝德贷款、针对员工的孝德基金、每月打到员工父母账上的孝德奖金等方式推进孝德文化建设。上虞孝德基金由基金理事会具体负责管理,宣传部、文明办、农村合作银行等1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
四、以孝德文化建设改善基层治理能力。上虞不仅是“中国孝德文化之乡”,还是“中国乡贤文化之乡”。上虞选树当代的“孝德乡贤”,以行政力量推动“乡贤下沉”,开展医师、教师、律师和公务人员、银行职员等群体“三师两员回归”活动,组织开展孝德公约制定、社区孝德家庭评选等系列活动,弘扬“孝德乡贤文化”。
上虞孝德乡贤为形成良好家风、村风、民风营造和谐氛围,为社会矛盾的化解提供情感支撑,为社会服务的完善提供基础保障。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上虞成功实现乡贤全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常态化、动态化、全域化,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曾于2015年对上虞乡贤文化做出评价:“上虞乡贤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实践效果,都表明了上虞作为中国乡贤文化之乡实至名归。”
五、以孝德文化建设提升廉政建设水平。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孝德文化是家庭和谐的根本,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上虞区从党政干部的家风、家训入手,做足“孝廉”文章,以“虞舜清风”等廉洁文化品牌为抓手,以“全家腐”为反面典型敲响家风警钟,让反腐工作管到“家”,让廉洁教育走到“家”。根据上虞区纪委的介绍,近几年全区涉纪信访举报量逐年下降,孝德文化建设提升了党风政风建设水平,进而净化优化了上虞的政治生态。
作者: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